客户服务热线 400-800-8257

冷焊机的修补工艺

2017-10-27

冷焊机的修补工艺1. 氮化件的修补氮化的工件,其表面材质里面有很多氮气。焊接时的高温会使氮气膨胀,将表面一层材料与主体剥离。常用的解决方案是:用电磨磨去氮化层,再放材料焊补。或者先不放补材,单用焊头放电熔焊一次,使氮化层中的氮气挥发一部分后再焊,也会明显改善焊接效果。2. 深小孔(针尖孔)的修补对深小孔(针尖孔)和陡壁孔应先进行适当的扩孔处理,方法如下:将厚度数值选在06-09左右,用球形焊头(焊头大小可根据被扩孔的大小决定,一般取Φ3-Φ5的焊头)压在孔上,踩脚踏开关,使孔壁的尖端处熔化,变成反球形凹坑,以增加补材与工件的焊接面。如是成片的小孔,可用电磨将表面磨去0.1mm左右。  3. 棱角缺损的修补修补棱角部位的缺损时,必须注意焊接部位和用力方向,避开棱角的尖锋,在两侧面处焊接。建议选择精密模式(模式1)。  4. 修补点在抛光后,发现细小针孔可能原因:焊接功率过大,导致补材变形量太大;焊头与补材的接触面过小(例如焊头很尖);在反复滚压时,会将空气、氧化物、焊头上的铜材等杂质裹进修补点。解决方法:在综合考量速度和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薄的补材(如厚度0.10mm以下)、配合较小的功率;使用接触面积稳定的球形焊头,以保证补材的纯净度,即可消除针孔现象。5. 修补点外圈有细缝或细孔该问题要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修补边缘较平坦的凹陷,用冷焊机修补整平后,修补点外出现圈状缺陷。此时仔细观察可发现是补材少量剥离产生的,原因是焊接功率不足,可增加焊接功率或减小补材厚度。重焊时应将原补材去除干净后再重新补。另一种是修补边缘较陡的孔或凹陷,修补整平后,外圈出现缺陷。此时应考虑是工件表面的氧化层等杂质影响。氮化后的模具修补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也会产生修补点外圈有细缝的现象,只要将需补焊部位的氮化层全部磨掉再焊补即可。6. 修补点外圈在抛光后有轻微突起原因: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能会把某些淬火特性很好的工件基材淬硬。解决办法:底层(与工件直接接触的一层)用较薄的补材如0.05mm,这样就可以用较小的焊接功率修补,减小被淬硬基材的厚度,从而减轻修补痕迹。抛光前先用1200粒的油石磨平后,再用羊毛轮作短时间抛光,痕迹就会更小。7. 修补点外圈在抛光后有轻微凹陷原因:补材硬度低于基材硬度,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已淬火或氮化的工件上。 解决办法:用硬度较高的材料作补材,利用其良好的淬硬特性,使修补点的材料硬度接近基材的硬度,消除修补点凹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