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400-800-8257

引进国外铸造模具先进技术 突破国内模具工业

2017-12-25

近年来,铸造模具市场异常活跃,随着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铸造缺陷修补机等铸造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带动铸造模具制造工业发展,预计今后铸造模具总体需求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铸造模具发展历程  中国铸造模具工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直到1976年仍处在落后状态。自1977年以来,由于我国机械、电子、轻工、仪表、交通等工业部门的蓬勃发展,对铸造模具的需求在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供货期越来越短。因此,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对铸造模具工业的高度重视,将模具列为六五和七五规划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派人出国学习考察,引进国外铸造模具先进技术,制定有关铸造模具国家标准。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铸造模具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并在某些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汽车制造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为日本五十铃厂制造了高质量的大型铸造模具,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1980年上海已能制造一模400个型腔的大型热固性塑料封装模,这种铸造模具要求形位误差小,表面粗糙度小于0.1um。随后,家用电器中大型复杂的塑料成型铸造模具也陆续试制成功;平均刃磨寿命达400万冲次、毛刺在0.5um以下的硬质合金级进模也被攻克,这种6工位转子片生产用铸造模具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还制造出了10多个工位的精密级进模,以及精度和难度都较高的塑料成型铸造模具,并通过消化引进技术,研制微米级精度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型腔塑料成型模。  此外,铸造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也开始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这个时期,铸造模具工业才真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铸造模具生产厂点达到了6000多家,职工人数约30万人,生产铸造模具约80万套,标准模架16万多套,我国铸造模具工业已初具规模。我国铸造模生产厂家集中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以及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工厂规模并不是很大,人数一般不超过300人,年产值不高于5000万人民币,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年人均生产率在20-30万元,绝大部分厂家以生产中、小型模具为主,模具的档次为中、低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