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热线 400-800-8257

铸造缺陷修复方法和预防!

2017-10-10

铸造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铸造缺陷产生,铸件缺陷种类繁多,产生缺陷的原因也十分复杂。它不仅与铸型工艺有关,而且还与铸造合金的性制、合金的熔炼、造型材料的性能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因此,分析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时,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缺陷的特征、位置、采用的工艺和所用型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和修复缺陷。
 1. 损伤铸件损伤。产生原因:铸件落砂过于剧烈,或在搬运过程中铸件受到冲撞而损坏;滚筒清理时,铸件装料不当,铸件的薄弱部分在翻滚时被碰断;冒口、冒口颈截面尺寸过大;冒口颈没有做出敲断面( 凹槽)。或敲除浇冒口的方法不正确,使铸件本体损伤缺肉。防止方法:铸件在落砂清理和搬运时,注意避免各种形式的过度冲撞、振击,避免不合理的丢放;滚筒清理时严格按工艺规程和要求进行操作;修改冒口和冒口颈尺寸,做出冒口颈敲断面,正确掌握打浇冒口的方向。 2. 砂眼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充塞有型砂的孔眼。产生原因:型砂表面强度不够;模样上无圆角或拔模斜度小导致钩砂、铸型损坏后没修理或没修理好就合箱;砂型在浇注前放置时间过长,风干后表面强度降低;铸型在合箱时或搬运过程中损坏;合箱时型内浮砂未清除干净,合箱后浇口杯没盖好,碎砂掉进铸型。防止方法:提高型砂中粘士含量、及时补加新砂,提高型砂表面强度;模样光洁度要高,并合理做出拔模斜度和铸造圆角。损坏的铸型要修好后再合箱;缩短浇注前砂型的放置时间;合箱或搬运铸型时要小心,避免损坏或掉入砂型腔砂粒;合箱前清除型内浮砂,并盖好浇口。 3. 掉砂铸件表面上出现的块状金属突起物,其外形与掉落的砂块很相似。在铸件其它部位,则往往出现砂眼或残缺。产生原因:模样上有深而小的凹槽,同于结构特征或拔模斜度小,起模时将砂型带坏或震裂;紧实度不匀,铸型局部强度不足;合箱、搬运铸型时,不小心使铸型局部砂块掉落。防止方法:模样拔模斜度要合适、表面光洁;铸型紧实度高且均匀;合箱、搬运过程中,操作小心。 育工艺。4. 裂纹(热裂、冷裂)铸件外部或内部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热裂时带有暗色或黑色的氧化表面断口外形曲折。冷裂是较干净的脆性裂纹,断口较平,具有金属光泽或轻微的氧化色泽。产生原因:铁水中碳、硅含苞欲放量过低,含硫量过高;浇注温度过高;冒口颈过大、过短,造成局部过热严重,或重口太小,补缩不好;铸件在清理、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过大。防止方法:控制铁水化学成分在规定的范围内;降低浇注温度;合理设计冒口系统;铸件在清理、运输过程中避免过度冲击。5. 气孔气孔的孔壁光滑明亮,形状有圆形、梨形和针状,孔的尺寸有大有小,产生在铸件表面或内部。铸件内部的气孔在敲碎后或机械加工时才能被发现。产生原因:小炉料潮湿、锈蚀严重或带有油污,使铁水含气量太多、氧化严重;出铁孔、出铁槽、炉衬、浇包衬未洪干;浇注温度较低,使气体来不及上浮和逸出;炉料中含铝量较高,易造成氢气孔;砂型透气性不好、型砂水分高、含煤粉或有机物较多,使浇注时产生大量气体且不易排出。防止方法:炉料要妥善管理,表面要清洁;炉缸、前炉、出铁口、出铁槽、浇包必须烘干;提高浇注温度;不使用铝量过高的废钢;适当降低型砂的水分、控制煤粉加入量,扎通气孔等。对于常见的砂眼,裂痕,气孔,损伤等缺陷,可以采用冷焊机修复,效率较高,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减少废品率!